带动产业转型,绿色家电节能又环保

装饰咖 人气:1.06W

近日,平板电视、微波炉贴上能效标识,能效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大,此外,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节能惠民工程的实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修订等,多条政策都将家电制造业推向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上。“绿化”家电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

节能产品普及成效显著

在政策的助推下,节能产品在我国家电行业迅速普及。

我国是家电制造大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0年1~10月份,家用电冰箱累计完成产量6519万台,累计同比增长28.4%;家用冷柜累计完成产量1432.5万台,累计同比增长24.3%;家用空调累计完成产量9389.6万台,累计同比增长40.5%;家用洗衣机累计完成产量4896.9万台,累计同比增长30.1%。

巨大的产量背后,是多项政策的节能引导。近年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多项产品的能效标准陆续出台,此后能效标识制度跟进实施。

“截至目前,我国已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产品有23类,包括房间空器调节器、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单元式空调、冷水机组、燃气热水器、自镇流荧光灯、高压钠灯、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联式空调、转速可控型空调、电热水器、家用电磁灶、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自动电饭锅、交流电风扇、交流接触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电力变压器、通风机、平板电视和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覆盖了家电、工业、办公、照明等各个领域的主要用能产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若虹告诉记者。

按照各产品线能效标准的规定,低于入门级别的低能效产品,必须在限定的期间内处理完毕,过期将不得再上市销售。如此一来,在淘汰低能效产品的同时,也使高能效产品加速普及。

在此基础上,家电下乡政策极大地拉动了农村家电消费市场,招标门槛划定为“3级及以上能效产品”,让更多节能产品搭乘政策东风加速普及;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了高端家电的消费,而其中多数为节能产品;节能惠民工程将空调纳入其中,对生产高能效空调企业进行补贴,从而推动高能效空调普及,成效显著。在政策的助推下,家电制造业已经迎来节能的发展时代。

 防治污染工作稳步推进

家电产品从生产设计环节就对产品污染和能效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巨大的产能之下,节能的同时如何实现环保制造,也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强力推动下,《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7年正式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黄建忠告诉记者:“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将把污染控制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电子电器产品,同时,污染控制所涉及的产品目录正在加紧酝酿出台。”

未来,更多家电产品将纳入到污染控制的范畴中来。此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了《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依据本《意见》共同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活动。

环保污染控制认证是指由企业自愿申请,通过认证机构证明相关电子信息产品符合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由国家推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认证活动。“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制度的推出,有利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的稳步推进,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黄建忠表示。

政府企业共推制造业绿化

制度的完善、企业的支持、认证的加强管理才能使家电污染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当然,不论是促进节能家电产品普及还是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的污染防治,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响应。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节能、环保相关政策在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效果明显。

举例来看,在空调市场上,高能效空调和具备节能环保特性的变频空调成为企业的主推产品。今年,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多家空调企业都表示将重点推广变频空调,同时,企业在定速空调上,都明确了高能效的生产线布局,多家企业已经停止了3级能效产品的生产,只生产节能(1、2级能效)空调。

此外,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多个领域,节能型产品都占据了主流地位。如,微波炉今年3月1日开始张贴能效贴标,格兰仕微波炉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俊良告诉记者:“早在这之前,格兰仕就推出了中国首台一级能效微波炉,截至目前格兰仕微波炉有109个型号,获得能效备案,其中一级能效微波炉达到84款,占到全部格兰仕通过型号的80%。”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国推污染控制认证的顺利实施,《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提出要采取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包括认证结果采信、财税扶持政策、政府采购、国际互认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这些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开展国推污染控制工作过程中努力推进。”黄建忠表示,“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得以顺利推行,必须保障三个关键点。一是制度本身要完善,这是根本;二是企业要支持,一方面是相关积极推动,另一方面企业主动配合;三要加强认证监管。”